行車資訊:
路徑長82.0km    平均時速17.8km/hr    最高時速55.1km/hr    輪子有在動的時間4hr 36min

路況:
沿這下面這個標誌騎就對了,雖然路小車多,但是好像就只能走這條了
国道20号標識


當日開銷:
3900日圓(含紀念T-shirt 1890、風林火山博物館600)

重要景點:
風林火山博物館
http://www.fu-rin-ka-zan.jp/index.php

武田神社
http://www.takedajinja.or.jp/

甲府市觀光網站
http://www.city.kofu.yamanashi.jp/kanko/index.htm

山梨縣觀光網站
http://www.yamanashiguide.net/


重要記事:
昨天比較晚紮營,因為特地遠離國道20號大約2公里,來到茅野的一個綜合公園
直覺果然沒錯,在這種地方果然有適合紮營的地方,雖然附近有棒球場、籃球場、操場
但是轉個彎來到圖書館附近,小橋流水,安靜清幽,遠方有燈光照明,地面有剛割完的柔軟草屑
除的蚊子多一點之外,真的是一路騎來最適合紮營的地點
日本的氣象報告相當可靠,所以也不用擔心明天會下雨,吃飽飯之後就呼呼大睡了
今天早上一樣被烏鴉叫醒「啊~~啊~~再不起床我就要偷吃你們的早餐了」



草皮很軟,又可以吸濕,真想外帶一捆,今天晚上睡覺可以鋪著
兩台重型單車利用靜力平衡的方式,互相靠著,我的車在右邊
可以看到橘色攜車袋後面掛著一個白色塑膠袋,裡面裝著半顆高麗菜,高麗菜是相對比較便宜又可以放比較久的蔬菜



日本的科技水準先進,在都市裡可以看到人們豐富的創造力,然而在鄉野間還是可以看到大自然豐富的生命力哦
這麼大隻的毛毛蟲隨處可見,每次在草地附近做事情都要小心,以免壓到小昆蟲
加油,有朝一日你也會變成翩翩飛舞的蝴蝶



日本的觀光景點很早就關門(其實應該全世界都一樣啦)
博物館稍晚,我們要去的風林火山博物館開放到6:00
拼死拼活狂騎,竟然在中午就抵達了,應該騎了60km吧
為了方便,中午就在博物館附近的便利商店買東西,帶去「山梨縣民會館」坐著吃
車子也停在他們的專屬停車場,整個就是冒充山梨縣民
裡面進進出出的都是公務人員,好像在看日劇
之所以不去找食堂,除了方便之外,就是要趕快進去參觀,以避開人潮,衝啊!
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k5.dion.ne.jp/~hp0902/LOVELOG_IMG/0708.jpg


其實這裡是「山梨県民情報プラザ(plaza)」,不是一開始就蓋來當風林火山博物館的
好像是搭配平城19年開播的NHK大河ドラマ「風林火山」而開幕
網站上寫著「開催期間:平成19年1月20日~平成20年1月20日」
如果真是這樣的話,那我還真是幸運,因為這樣連寒假要去看的話都來不及了
而且我原本並不知道這個消息,路線沒有規劃到這裡來
廢話少說,買票入場吧!

一進去可是大飽眼福,雖然不是常設的展覽,但是資料、展示品的豐富度可是一點也不馬虎,人氣也很旺
裡面不是放一堆死板板的展覽品讓你看,而是有一種感覺,有一種它一直想與你互動的感覺
當然許多人都是走馬看花過去啦,但我都仔細地閱讀每行字句,試著用學齡一年的日語程度去解讀

下面這張圖很有名,就是在第四次的「川中島の戦い」中,上杉謙信單槍匹馬長驅直入,殺到武田信玄的本陣砍殺信玄
雖然他用軍扇擋住這一刀,但好像有受了點傷,而且這樣子士氣不知道會跌落多少
雖然這個畫面僅限於傳說等級,但是許多小說、電視都很喜歡用,還做成雕像放在八幡原史跡公園呢!



這裡就是八幡原史跡公園,在長野市,原本預定會去的,但更改路線就沒去了
雕像做的真好,武田信玄雖然屈居下風卻也不失威信,依然不動如山
上杉謙信的那股勇氣也能傳神地表露出來

Image:Takeda Shingen versus Uesugi Kenshin statue.jpg
圖片來源:http://ja.wikipedia.org/wiki/%E7%94%BB%E5%83%8F:Takeda_Shingen_versus_Uesugi_Kenshin_statue.jpg


講到「川中島の戦い」,手又開始癢了,大家都知道謙信信玄是死對頭,雙方經歷過五次的合戰
也就是有名的五次「川中島の戦い」,其中第四次最有名,如果不講第幾次的話,通常就是指第四次
為什麼最有名呢?因為這次雙方出動的兵力最多,死傷最慘重,可以說是整個日本戰國史上,死傷最多的一場戰役了
信玄最有名的家臣山本勘助也在這場戰役中戰死
此外還有「啄木鳥戦法」,以及上述傳說的加持,自然名氣大增
有在看「風林火山」的人,這裡應該占了不少戲份吧
主角山本勘助提出的「啄木鳥戦法」被採用,間接導致武田軍在此戰役前期的潰敗

此戰役由上杉謙信挑起的,目的是要幫北信濃豪族村上義清恢復領地以制衡武田信玄
別小看村上義清,他可是曾經幾度打敗武田信玄的男人呢!
至於戰爭經過,原本想花點時間跟大家稍微講一下,但是發現了下面這個介紹戰爭經過的動畫
http://www.furin-kazan.jp/nagano/tatakai/zukai4.html
做的很棒,日本人真有心,建議大家點進去看一下

圖片來源:http://upload.wikimedia.org/wikipedia/commons/a/a6/Sengoku_period_battle.jpg


最後的結果,武田軍死4600人(23%),傷13000人(57%),合計有17600人傷亡(80%)
上杉軍死3400人(26%),傷6000(46%),合計有9400人傷亡(72%)
戰術上來講是上杉軍得勝,能以寡敵眾、研判局勢,最後死傷還比較少,且沒有大將戰死
但是戰略上是武田軍獲勝,成功將上杉軍趕走,確保北信濃一帶還是武田的領地

第一次 8,000人 10,000人 上杉軍勝利?
第二次 8,000人 12,000人
第三次 10,000人 23,000人 武田軍勝利?
第四次 13,000人 20,000人 前半は上杉軍勝利、後半は武田軍勝利
第五次 ?人 ?人



還有,上杉謙信在那時候叫做上杉政虎,他更久之前是叫長尾景虎,都是指同一個人



嘿嘿,武田信玄以及山本勘助,也只不過是我的兩個小跟班



有一位解說員是大陸人,來日本讀研究所,利用暑假來這裡打工,請她幫我跟伯昌合照



仔細參觀完,真的是收穫很多,原本對武田家沒什麼了解,但是看完展覽的那一刻,彷彿瞬間變成半個武田專家
為什麼是半個呢?因為最後可以免費上機考「武田檢定」,從題庫中隨機抽10提出來考
我考出來的結果,答對率剛好是50%
別笑我,可以看看題目,還蠻難的



後來在會場買了一件紀念T-shirt,另外坐電梯去4樓,發現日本政府正在計畫讓富士山去申請世界文化遺產
實在是令人驚訝,在日本這麼有名的富士山,的確並不在世界遺產的名單裡,據說日本政府已經努力15年了,不知道這次結果如何
離館之後,包袱款一款,準備要繼續前進,不過先去車站旁邊的小公園,跟信玄公拍個照吧




繞過甲府城的遺跡,現在叫做舞鶴城公園,不過其實比較沒有可看性,畢竟是在武田氏滅亡之後才蓋的
甲府城案内図

如果沒有這個展覽,或是如果時間還夠的話,其實還可以去武田神社走一走
武田氏跟其他戰國大名不太一樣的地方,就是他不是靠以下犯上的方式取得領地
而是老祖宗以前就居住在這裡,他們逐漸鞏固勢力,到武田信玄時代發揚光大

圖片來源;http://www.hinode.cc/image/tour/p_tour_takeda.jpg


因為展覽看了很久,才騎沒多久天色就開始暗了,接著就是routine作業:
逛超市→買食物→找地點→煮飯→吃飯→睡覺 (利用中間有空的時間洗澡、寫日記)
雖然是routine,但是因為超市不同、食物不同、地點不同、心情不同
其實每天的routine都還是很有趣的呢,這也是旅行的一部分

像今天比較特別的就是紮營點很難找,因為這裡算是都市,公園都是小小的,不然就是離馬路太近
花了好久的時間最後在一個算是河堤公園的地方~~~的柏油停車場
超難睡的,早上說要外帶一捆草,如果真的不嘴砲帶過來的話,該有多好
而且睡到一半還突然下大雨,害我還得起來移車,移到廁所裡以免東西被淋濕

還有晚上煮飯的時候,突然來了一群穿著浴袍的大朋友小朋友,拿著手電筒在河堤公園夜遊
真想扮鬼嚇他們,但是怕有人隨身帶武士刀,所以就算了

最後附上一些,「風林火山」的精彩片段吧,在館內看了許多,拍的還蠻不錯的

 

 







第0天 台北→福岡
第1天 福岡→太宰府→福岡
第2天 福岡→太宰府→山鹿→熊本
第3天 熊本→大津→阿蘇→坂梨
第4天 坂梨→竹田→大分→別府
第5天 別府→宇佐→大津
第6天 大津→門司→下関
第7天 下関→宇部→防府
第8天 防府→周南→岩国
第9天 岩国→宮島→廣島→熊野
第10天 熊野→廣島→熊野
第11天 熊野→呉→松山→新居浜
第12天 新居浜→観音寺→高松
第13天 高松→小豆島→姫路→神戸
第14天 神戸→大阪
第15天 大阪→京都
第16天 京都→大津
第17天 大津→近江八幡→安土→彦根
第18天 彦根に
第19天 彦根→関ヶ原→岐阜
第20天 岐阜→名古屋
第21天 名古屋に
第22天 名古屋→岐阜→郡上美並
第23天 郡上美並→郡上八幡→飛騨荘川
第24天 飛騨荘川→白川郷→飛騨古川
第25天 飛騨古川→高山→丹生川
第26天 丹生川→乗鞍岳→平湯
第27天 平湯→穂高岳→松本
第28天 松本→諏訪→茅野
第29天 茅野→甲府→笛吹
第30天 笛吹→大月→八王子→日野
第31天 日野→東京
第32天 東京に
第33天 東京→桃園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許文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